Alf Li

這裏有「故事」與「胡思亂想」
以及
其他還沒想好名字的東西

读书之前喷点香水【读 梁文道】

差不多一个月前,梁文道先生来广州演讲。我比较有幸,既能够当面向先生提问,又能够得到先生所著的《味道》三书 ,其中一本还有亲笔签名。算是让我过了一把追星瘾,人生又更完整了。

过了这么些日子才正正经经的翻开这些书,真的是我太过懒惰了,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。前些日子粗粗的翻了翻,随便看了几篇,便觉得这几本书虽然装帧的像是一些闲暇读物,但真的一读就放不下来并且还值得认真再认真的思考。这藉书的开篇序言便是《外行人的惭悔》,这样的一份谦逊且认真的态度很像发着微光的莲花,还要散发着香气,并且根深深扎在地底。叫人觉得要是不认真的读,那也太儿戏了,不过书中的文字一点都不生涩,看起来就像是在调侃。那么沐浴熏香之后,翻开书页仔细研读的话,便像郭德纲穿纪梵希一样,总有一点说不出的变扭感。我想这也许是对杂文的一种态度——不要过分认真,那么就没人听得懂你说的话了,但也不要油腔滑调,那么就没人愿意听你说的话了。

这三本书实在是有意思,记得在《酒店作家》这篇文章里面读到“那些在酒店写作的作家,他们怎么那么有钱。”的时候心理便想:天哪!是怎么知道我也这样想的!突然就有了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。甚至乎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惊艳的让人手不释卷《The King of Spain is waiting in the bar, but your table is ready》(西班牙的国王在吧台等候,但阁下的桌子已经准备好了)。匠气和骄傲都是我喜欢的,正如我的香水一样,我很喜欢那个味道所以用了很多年也没有换。读之前喷点香水,这味道又不一样了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“味”的本质

许多年前,大陆还有人在讨论英文里的taste到底该译为“品位”好一点,还是“品味”比较贴切呢。到了现在,大家似乎都已经有了共识,那就是大陆把它译为“品位”,港台则坚持自己的“品味”,各说各话,互不相干。在我看来争论大可不必,因为“品位”和“品味”都分别道出了taste的不同面向;合在一起,便能恰好说明他的复杂内涵。

为什么会是“味”呢?不晓得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,我们说一个人懂得吃,称赞他有“品味”,这自然没什么不对。可是我们还把“味”这个字延伸到了其他范畴,从衣着打扮、家具陈设、音乐欣赏、艺术上的偏好,一直到阅读的倾向和习惯,我们一概以“味”打法。甚至找对象谈恋爱,也有人大谈“女人的最高品味就在于她对男人的选择”。难道为们判断一件衣服的美丑、一首歌的好坏,乃至一本书的雅俗,靠的全是三寸不烂之舌么。

当然,这只是个隐喻,我们只是以味觉去比喻这些领域中的取舍决断,而不是真的用舌头去舔一本书和一条裙子。问题在于为什么是味觉,我们为什么会把味道当成这些林林总总不同判断的基础呢?为什么一个对着对某种类型书籍的喜好叫做“阅读口‘味’”?为什么一部好玩的电影叫做“充满趣‘味’”?为什么一个喜欢高尔夫球的人要比一个摔跤迷有“品‘味’”呢?莫非阅读、电影和运动这三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有什么共通点吗?更重要的是,他们和味觉有相似的地方吗?

再把视野拉阔一点,便能发现这不只是西方才独有的现象,而却还是其他文化里源远流长的传统。印度人谈音乐,常常提到每一首曲子会带来不同的rasa,而rasa正是滋味的意思。中国人分析书画,时时从笔墨的浓淡说起,而“淡”正是一种味觉的类比。也就是说,不同地方的人都注意到了“味”的特性。

味的最大特性就是它的主观。同一种水果,不同的人会吃出不同的反应。比方榴莲,不喜欢它的人觉得它像粪便,喜欢它的人则誉之为果王。味觉是最私密的感觉,吃到嘴里的东西,你很难告诉他人那究竟是何滋味。比起视觉和听觉,味觉与它的对象太过接近,它们的距离太过亲密;不像看一个美女可以隔远偷窥,尝一块蛋糕你非得放进嘴里不可。

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,都有自己的偏好;如此主观不可分享。这便是“味”的本质。

评论(5)
热度(47)

© Alf Li | Powered by LOFTER